解析基于 core-js 与 ESLint 的 Web 兼容方案
最后更新于 2021-12-08 21:12:00
Web 网页为了保证在多个平台和低中高端设备上的体验稳定性和一致性,通常会做 Polyfill 以保证兼容性。
然而,兼容性问题本身是个难题,Polyfill 也并非很好处理,所以在技术演变的过程中,社区达成了一致,有一个主流的方案,大家共同来使用和维护。当下社区的主流方案则是基于 core-js
,另一方面, 利用 ESLint 插件则可以做到自动检测代码中需要添加 Polyfill 的 API。
core-js
只是解决了 JavaScript 的兼容性问题,Web 网页还有 CSS / HTML / Web API 的兼容性问题,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,必然会存在大量相似的逻辑,比如目标设备的检测、目标设备的 API 支持情况统计。当然,社区也给出了非常好的方案,下面就来了解一下。
基于 core-js
的兼容方案
首先,来看看这两者如何进行配合以非常优雅的方式完成 Polyfill 任务的。
core-js
是实现了遵循 ECMAScript 标准的模块化标准库,也就是说,主要是实现 JavaScript 的 API,这并不包括浏览器平台的 Web API(例如一些 DOM API、fetch
等)。用起来也很简单,直接在项目中引入即可:
// polyfill all `core-js` features:
import 'core-js';
// polyfill only stable `core-js` features - ES and web standards:
import 'core-js/stable';
// polyfill only stable ES features:
import 'core-js/es';
上面是将所有 API 的 polyfills 引入项目,为了构建包尺寸更小,可以选择性的对特定 API 做兼容:
import 'core-js/modules/es.array.unscopables.flat';
import 'core-js/modules/es.array.unscopables.flat-map';
import 'core-js/modules/es.object.from-entries';
import 'core-js/modules/web.immediate';
这些方式引入的 polyfill 会污染全局作用域,开发 Web 应用项目时也许不存在太大问题,但若是开发第三方工具库,为了避免这个问题,官方提供了 core-js-pure
包:
import Set from 'core-js-pure/features/set';
虽然说 core-js
只是针对 JavaScript API 的兼容方案,但为了方便,也提供了一些非常常用的 Web API 的 polyfills,例如 setTimeout
、URLSearchParams
等。
API 兼容性
怎么为 API 做兼容的问题解决掉之后,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怎么判断 API 的兼容性,首先在 MDN Web Docs 特定 API 文档页面最下方会有一个兼容性统计表格,这个是比较准确和全面的。当然,如果要最准确的结果,可以去特定浏览器厂商的标准状态页面查询,例如 Chrome Platform Status 等。
除此之外,为了让社区各种工具链自动化去检测 API 兼容情况,有非常著名的 Can I use 站点。该站点方便开发者查询各种 JavaScript / CSS / HTML / Web API 的设备兼容情况,同时维护了一个数据库,供社区其它工具开发者使用。
兼容目标
有了检测 API 兼容情况和添加 polyfill 的工具后,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:为了加载性能的优化,如果我们不引入全量的 polyfills,怎么针对特定平台去拣选相应的 polyfills?API 兼容检测工具的目标平台是什么?特定 API 是否需要添加 polyfills?
当然,为了保证社区各种工具链的通用性,也有一个很著名的项目 Browserslist
,它可以帮助我们配置代码兼容的目标平台,相应的工具链将会以该目标处理我们所写的代码。
ESLint
有了以上工具后,我们需要一个解析代码并运行这些工具的工具,ESLint 恰好适合这个角色。eslint-plugin-compat
插件可以根据 browserslist 的配置去查询所写代码中需要兼容的 API 并提示出来:
eslint-plugin-compat(解析代码)-> 用解析的代码和 browserslist 配置根据标准查询(MDN/Can I use 等)代码中的兼容情况 -> 开发者手动引入 polyfills
我们可以注意到,该插件仅仅是帮我们检测出来代码中需要引入 polyfills 的 API,最终还是需要开发者手动引入 polyfills,这是比较麻烦的。当然,ESLint 干了自己该干的,剩下的事情交给 Babel 即可。
Babel
说到 Polyfill,还得再提一下社区主流的 JavaScript 编译方案 Babel,为什么呢?因为一开始,Babel 团队同时非常贴心的提供了 Polyfill 方案 @babel/polyfill
。
@babel/polyfill
如果看过源码,或者看过目前的文档,其实 @babel/polyfill 做的事情等价于:
// see docs: https://babeljs.io/docs/en/babel-polyfill/
import 'core-js/stable';
import 'regenerator-runtime/runtime';
当然,现在(Babel 7.4.0+)这个方案已经被官方弃用了,这又是为什么呢?其实看上面的代码也能猜出个大概,这种方案不够灵活,把需要和不需要的 polyfills 全部添加到项目代码中,不利于加载性能优化;其次,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个黑盒子,开发者不清楚干了哪些事,干到了什么程度,不受开发者控制。文档中也有所提及:
Note: Depending on what ES2015 methods you actually use, you may not need to use
@babel/polyfill
or the runtime plugin. You may want to only load the specific polyfills you are using (likeObject.assign
) or just document that the environment the library is being loaded in should include certain polyfills.
其实意思很简单,就是把 polyfill 的控制权交给了开发者。与此同时,Babel 又给出了另一个方案 @babel/preset-env
。
@babel/preset-env
该方案主要解决了 @babel/polyfill 方案不够灵活的问题,提供了两种选择:即 useBuiltIns
配置项的 usage
和 entry
。
entry
模式
This option enables a new plugin that replaces the
import "core-js/stable";
andimport "regenerator-runtime/runtime"
statements (orrequire("core-js")
andrequire("regenerator-runtime/runtime")
) with individual requires to differentcore-js
entry points based on environment.
该模式需要开发者在入口文件显式引入 core-js
,然后 Babel 会根据配置的兼容目标环境精细化拣选需要的 polyfills 引入,达到减小最终构建包体积的目的。这里是以所有的 polyfills 和兼容目标环境为基础进行过滤,过滤掉目标环境已支持 API 的 polyfills,也就是说最终还是会引入项目代码没有用到的 API 的 polyfills。
usage
模式
Adds specific imports for polyfills when they are used in each file. We take advantage of the fact that a bundler will load the same polyfill only once.
而这种模式就解决了上面的问题,在以上模式过滤掉的结果中,再以项目代码为基础,过滤掉没有用到的 API 的 polyfills,这样最终的构建包体积会进一步减小。
结语
至此,我们了解到基于 core-js
的兼容方案是通过一系列优秀的社区开源项目共同配合完成的,借助 Babel 的工具可以自动化完成大部分的兼容工作,而借助 ESLint 的插件工具可以显式知道哪些 API 需要引入 Polyfill 来做兼容。